欢迎您访问陕西大唐水务有限责任公司官网!

企业邮箱:dthj@chinadthj.com

陕西大唐水务有限责任公司

SHAANXI DATANG WATER CO., LTD.

销售热线

029-85566788

搜索

地址:西安市高新区旺都国际B座27层 Copyright © 陕西大唐水务有限责任公司 | 陕ICP备19015253号-2 |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西安  

新闻资讯

NEWS

新闻中心

专家解读:如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艰巨任务?

分类:
媒体聚焦
作者:
来源:
中国水网
发布时间:
2021/10/26 11:19
浏览量
评论: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

 
  为什么要出台这样一个重要文件,对于完成碳达峰、碳中和任务的艰巨性又该如何理解?来看专家的相关解读。
  
 
  碳达峰碳中和:一场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
 
  本次《意见》中的碳达峰、碳中和是指中国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会长、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朱黎阳:通过建立碳减排的倒逼机制,将切实改变传统的发展方式,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推动产业和能源结构的调整优化,保障能源安全和产业链安全,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低碳的新动能。
 
  专家表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当前我国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能源效率偏低,工业化、城镇化还在深入发展,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任务还很重,能源消费仍将保持刚性增长,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窗口偏紧。此次在中央层面制定印发《意见》,对碳达峰、碳中和进一步明确总体要求,提出主要目标,明确实施路径,对汇聚全党全国力量完成碳达峰、碳中和这一艰巨任务具有重大意义。
 
  碳达峰碳中和具体目标首次公布
 
  刚刚公布的《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提出了“十四五”时期以及2030年前、2060年前两个重要时间节点的目标。具体包括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等五个方面。
 
  到2025年,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初步形成,重点行业能源利用率大幅提升,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18%,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奠定坚实基础。
 
  到2030年,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取得显著成效,重点耗能行业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峰值并实现稳中有降。
 
  到2060年,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和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全面建立,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80%以上,碳中和目标顺利实现。
 
  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会长、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朱黎阳:这些目标充分考虑了我国发展阶段、资源禀赋等,经过系统研究和审慎论证后确定的,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我们确定的这些目标,它是(科学)可行的可达的。
 
  专家指出,《意见》提出的一系列目标,标志着我国将完成碳排放强度全球最大降幅,用历史最短时间实现碳达峰到碳中和,体现了巨大雄心和大国担当。
 
  推进“双碳”目标实现的路线图、施工图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项多维、立体、系统的工程,涉及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意见》坚持系统观念,提出了10个方面31项重点任务,明确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路线图、施工图。
 
  《意见》提出:要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强化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大幅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严格控制化石能源消费,积极发展非化石能源,深化能源体制机制改革。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常务副理事长王志轩:(非化石能源占比)到2025年的时候达到20%左右,2030年的时候是25%左右,2060年达到80%以上。新能源的发展,非化石能源的发展一定要在能源安全的条件下来进行,这也是整体方案基本原则里面提到的要风险防范的基本要求。
 
  在交通运输领域,将加快推进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优化交通运输结构,推广节能低碳型交通工具,积极引导低碳出行。在建筑领域,提升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质量,推进城乡建设和管理模式低碳转型,大力发展节能低碳建筑,加快优化建筑用能结构。
 
  同时,还要加强绿色低碳重大科技攻关和推广应用,强化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布局,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推广。加快建立绿色贸易体系,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健全法律法规标准和统计监测体系,完善标准计量体系,提升统计监测能力。完善投资、金融、财税、价格等政策体系,推进碳排放权交易、用能权交易等市场化机制建设。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